西北重鎮(zhèn),張家口內黃帝城10余里的大斜陽村東,一座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的現(xiàn)代化水泥生產線拔地而起。這就是金隅集團實施“走出去”發(fā)展戰(zhàn)略,在冀北門戶建設的水泥項目———涿鹿金隅水泥公司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技改項目配套12兆瓦純低溫余熱發(fā)電系統(tǒng)。項目自2009年4月1日正式破土動工,于2010年5月18日正式點火投產,在狂風暴雪的惡劣氣候條件下,在投資比預算壓縮1/6的資金壓力下,在工期一再提前的時間壓力下,涿鹿金隅水泥班子成員與全體員工激情奉獻,向集團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,又一次向人們詮釋了金隅工程、金隅速度、金隅精神的真正內涵。
在2008年9月28日涿鹿日產4000噸水泥熟料技改項目開工典禮上,涿鹿金隅水泥公司經理、集團水泥工藝專家趙啟剛就向集團、向張家口人民鄭重承諾:“涿鹿水泥項目部將充分發(fā)揚‘重實際、重創(chuàng)新、重效益、爭一流’的集團精神,本著‘誠信、和諧、務實、高效’的管理理念,將項目建設成為集環(huán)保、節(jié)能于一體的國內同行業(yè)的示范工程,讓公司成為集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和環(huán)境效益于一體的現(xiàn)代化明星企業(yè)。”
一流的工程,必須有一流的謀劃。在接下來的3個月里,項目部成員為辦理前期手續(xù),不分晝夜奔波在省、市、縣政府部門之間。公司副經理許乃根曾1個月內6下石家莊,行程5000多公里。工程技術人員多次去先進的同類水泥廠考察、調研,了解同行們設備選型、操作經驗、管理模式,回來后對項目的初步設計進行不斷優(yōu)化。公司經過內部評審,組織水泥專家評審,九易其稿,終于確定了項目的技術方案,為南京水泥設計院的施工圖設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公司班子成員在項目建設時,克服資金緊張壓力,引入循環(huán)經濟理念,增建了3個固廢備用庫,為將來消納周邊地區(qū)更多的工業(yè)固體廢棄物做好準備。
一流的工程,必須有一流的設備和工藝。公司秉承要將涿鹿水泥建成低碳經濟、循環(huán)經濟、綠色經濟典范的理念,所有的設備和工藝都是引進國內乃至國際最先進的,在同行業(yè)中能耗最低的。為了設備能夠更加穩(wěn)定地運行,生產出更加優(yōu)質的水泥,公司班子成員把有限的資金用在“刀刃”上,以比同類型水泥企業(yè)高出1000多萬元的價格從丹麥史密斯進口了立式粉磨機。
惡劣的氣候環(huán)境是對涿鹿工程建設的最大考驗。開工以來氣溫在零下10攝氏度的天數(shù)就有143天,溫度最低達到零下30攝氏度。
在涿鹿水泥公司最流行的一句話是“一萬年太久,只爭朝夕”。天氣不能控制,但人可以調整。為了搶時間,涿鹿班子成員精心籌劃、精心組織,以立體施工、交叉施工、晝夜施工來合理安排時間。白天風大,安裝就改在深夜風小的時候;下雨,就披著雨衣、塑料布干,卡車、重型運輸車陷進泥濘里動彈不了,就用人推、用車拉;屋外不能施工就先干室內的。距點火試車預計時間還有10多天時,富磊安裝公司表示自己的人手不夠,不可能按期完工。趙啟剛果斷地說:“你缺20人,我們200號人全上。”于是,項目部的所有成員包括各級領導親自上陣,碗口粗、七八百米長、幾噸重的電纜、皮帶就在金隅人手中不分日夜地傳送著。